“帝王家最无情”,为了权力夺取帝位,不惜兄弟反目、父子成仇,历史上此类事件屡见不鲜。例如,唐朝的“玄武门之变”,清朝康熙时期的“九子夺嫡”,无一不以血腥和杀戮为代价。然而,在顺治帝时代,皇室的亲情却有了不同的展现——顺治的两位儿子,玄烨与福全,成了帝王之家难得的兄友弟恭的典范。
康熙四十二年,康熙帝在巡幸途中得知大哥福全病重,匆匆返回探望。那一刻,看着病榻上面色苍白、虚弱无力的福全,康熙眼中顿时湿润,泪水禁不住涌出,哽咽着说:“若你走了,朕便再无兄长。”他情难自已,失声痛哭。福全看到弟弟悲伤的模样,忍不住对身边的儿子说:“我的心愿已了,真的没有什么牵挂了。”此言简直透露着福全的安心与释然。
福全是顺治帝的第二子,由于顺治的长子早夭,他便继承了长子的名号,但顺治帝对他始终不曾有过太多宠爱。康熙与福全同为顺治的儿子,然而按传统的嫡长子继位制度,福全本应是继承人。但命运捉弄,福全并未继位,最后只成为了亲王。而康熙虽然在顺治帝眼中不算宠爱,但天命难违,康熙从小身患天花,幸而康复后再未复发,因此命硬非凡。更重要的是,康熙聪慧过人,深得孝庄皇太后的青睐。在一次兄弟间的问答中,顺治帝问他们各自的理想,福全答道:“愿做一个贤王。”康熙则答道:“愿做像顺治一样的明君。”这似乎在暗示着兄弟二人的性格和未来的命运。
展开剩余64%顺治帝临终时,将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康熙,直到14岁时才开始亲政。在此过程中,福全被封为裕亲王,但他并未因此而生疑。两位兄弟关系深厚,相互支持,福全虽然比康熙年长一岁,却一直在康熙身边守护。两人一起成长,共同度过了许多不易的日子。康熙登基后,福全更是全心全意辅佐弟弟,帮助康熙稳固政权,尤其是在剿除鳌拜的过程中,福全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康熙一边。
康熙二十九年,噶尔丹来犯,福全主动请缨,亲自领兵征战,表现出极高的忠诚与勇气。在那次战斗中,尽管康熙最终取得了胜利,福全却因为一些决策失误被康熙严厉处罚,罚奉三年,撤掉三佐领职务,还取消了议政权。然而,福全并未因此抱怨,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惩罚,回到王府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。尽管如此,他始终心存遗憾,因为当时未能彻底消灭噶尔丹。
后来,在康熙三十五年和三十六年的两次征战中,福全再次主动请战,誓言要为弟弟弥补过失。最终,经过多次鏖战,福全协助康熙成功地消灭了噶尔丹,迫使他服毒自尽,彻底铲除了这一威胁。战后,福全由于身体状况日渐衰弱,便宣布退出政坛,退隐家中,享受天年的宁静。
然而,命运终究无常。福全在康熙四十二年因病倒下,知道时日无多,他强忍病痛,坚守着一口气,等待着能与康熙最后一面。康熙得知大哥重病的消息后,赶紧返回,匆忙赶到哥哥府中。当他握住福全苍白的手时,回忆起两人一同度过的时光,顿时涌起了无尽的情感。眼泪止不住地流淌,康熙喃喃自语,劝慰福全安心养病,等自己凯旋归来。不久,康熙匆匆离开,却未曾想,福全已悄然闭上了眼睛,带着微笑去世,享年51岁。
康熙听到大哥去世的消息后,痛心疾首,立即掉头回到府中,跪在福全的灵前痛哭不已,眼泪洒落,随行之人也无不为之动容。康熙深感失落,为了纪念哥哥,他特别请画师画了一幅福全和他童年时一同玩耍的画作,这幅画在宫中长久保存。康熙的举动,深深地展现了他对哥哥的真挚情感,尽管“帝王家最无情”,但康熙和福全之间的兄弟情谊却打破了这一冷酷的传统,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民信配资-专业配资公司-配资买卖股票-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